找到相关内容80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略说

    观照真理,主体心灵直接契入所观的对象,并与之冥合为一,而无主客能所之别,谓之观;或主体观照本心,反省本心,体认本心,也称为观。观是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是一种冥想,也即直观,直觉。一般来说,佛教的观与...的功德,以进入深沉的冥想境地,即佛境。由于所观的对象不同,观的类型、层次也不同。相对而言,在多种观法中,中国佛教比较重视内观,即以内省来观照。内观实是观照内观者自身,是自观自心的本性。在各种观法中,...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0142324.html
  • 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

    补充。在冥想或禅定中获得的顿悟必须转化为行动和变成一种道德责任。  这条道路自精神或心灵开始,又在精神或心灵中结束。荣格声称他不作任何哲学或行而上学的陈述,他的工作只以经验的证据为基础。与此相对照,...。正如荣格早已感受到并向我们指出的那样:可以从东方学到很多东西。西藏喇嘛们具有深奥的智慧和博大的同情心,他们沉着从容的举止和文雅的谈吐,使我们深为折服。尤其是在沉默冥想中,他们以一种直接的、具说服力的...

    [美]莫阿卡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0646419.html
  • 禅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meditation)等新的研究领域出现。并且因为经由药物、瑜珈、冥想……等方式所产生的意识状态的转变或高峰经验与神秘经验有不少相似之处,也使得许多研究者重新投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这种研究趋向逐渐形成...年来,包括禅修在内的各种冥想技术(meditation),如印度的瑜珈术、中国的禅坐,西方基督宗教的冥思、祈祷……等普遍存在于东西方社会,并且始终吸引着为数颇众的爱好者。在西方以美国为例,根据盖洛普民意...

    锺秋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1046430.html
  • 简论佛教的人本化

    一新。”“转依”的关键是将藏识即“所知依”舍弃而转得“正智”。用吕激的话说就是:“这要由于人们认识的转变,影响到行为,改革了客观环境,而形成种种向上的、清净的冥想习惯,在所知依的藏识里逐渐替代了陈腐的、染污的冥想习惯。如此不绝地转换,到了整个的认识、行为、环境都变化了,也就是染尽而净满了,那才是转依的归宿。”唯识宗这一“开新”的解脱路向,其立足点仍然是“人世间”的如“法”转变。这种解脱之道,强调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2251039.html
  • 大乘经典的介绍

    独自静坐于水晶房中,冥想究竟。在冥想中,有大龙菩萨出现,怜悯其处境,带他到海中龙宫,打开七宝藏,取出以七宝装饰的华函,给他诸部深奥的方等经典,并授予无量妙法,龙树于是用九十日读完这些典籍。龙树菩萨所获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353835.html
  • 佛教推动音韵学与律体诗的发展

    的过程,即对某一事物的审美体验与领略美的享受,还其真面目。中国禅宗强调内心体验获得道的悟性,影响诗歌创作的崇尚直觉观照和沉思冥想。唐诗对早期禅宗偈颂的反馈作用而导致诗偈的产生就是例证。另一方面,般若思想给诗人以启示,丰富了他们创作的源泉。“以禅喻诗”与“以禅入诗”并非单向,而是双向渗透。禅的通向参悟中有诗的灵性,而诗的神思里有禅的冥想和参悟,禅宗文化和诗歌传统有其共通性,这是双向渗透的基础。首先...

    方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5380812.html
  • 蓝眼睛与菩提树:佛陀

    为他生下了一子。   安逸的生活似乎并没有给悉达多带来幸福。他年轻时的一些迹象决定了他今后的生活道路。有一天,他坐在海棠树下自然地进入了深深的冥想,他认识到虽然有表面欢娱,但生命难免衰竭、最终死去。...,他重新恢复了健康,恢复了清晰的思维,信心也随之而来,他开始长久地思索。农历六月的一个月圆之夜,在加雅,他坐在一棵无花果树下进入了深深的冥想,最终,他完全觉悟了。   首先,他回忆起了他所有的前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30881240.html
  • 斯里兰卡:佛陀脚印永世难忘

     佛陀游历印度,三次至斯里兰卡,广播教义,为现今世界主要信仰之一——佛教奠定了基础。佛教教导人们通过自身修行获得救赎,一个佛教徒应该行为适度,避免情绪偏激。还要讲求道德,多行善事,节制欲望(通常靠冥想...米的山峰。在黎明时分,他们刚好可以观赏太阳从丛林密布的群山后升起的壮观景象,这时候,朝拜者将敲响山顶的钟声,宣告他们已来到神的身边。   离开斯里帕达山之后,据说佛陀曾在东海岸附近的一个地方停留冥想...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51690325.html
  • 反思中的西方学者看中国传统文化

    在西方思想界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学习东方智慧。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在他的《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中指出: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应该让他们...

    汤恩佳

    |孔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830131440.html
  • 伊格尔专访:转行时期与佛教结缘 退休后想去修行

    开始相信佛教的这些东西开始,就觉得内心可以真正地平静下来。佛教中有一种“冥想(打坐)”,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觉得胜也好,败好也,功名利禄也好,看得不那样重了。而且只要你用了心,到时候有了结果你会明白,...

    佚名

    |伊格尔|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5/1629074195.html